时间: 2025-04-18 浏览量:895
从烟雨江南的温婉到北国春城的凛冽,从西子湖畔的杏林深耕到白山黑水的“医”路跋涉,浙大妇院吉林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潘永苗的足迹跨越山河,始终追逐一个炽热的理想——让优质医疗如春风化雨,润泽每一寸需要的土地。
近日,小编与这位兼具医者仁心与管理智慧的领导者对话,聆听他如何以江南的细腻匠心,在北国大地书写妇幼医疗的新篇章。
锚定“三平移”
技术、管理、品牌全面赋能
“‘区中’建设绝非简单的硬件堆砌,而是技术、管理、品牌的深度融合与精准落地。”谈及医院发展蓝图,潘永苗目光灼灼。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这座百年老院正焕发新生。而他的使命,是瞄准目标,让这艘“医疗巨轮”在技术赋能与管理创新的双翼下,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深海。
近期目标如破晓之箭,直指“两个全面”:西部院区全面运营,区域妇产科诊疗水平全面提升,让东北患者“大病不出省”。
远期愿景如星辰之志:聚焦“1中心1基地1平台”,打造区域一流妇产科医学中心、高层次人才孵化基地、科研转化创新平台,辐射东北四省区。
为实现这一蓝图,潘永苗提出落实“‘区中’建设十大功能定位”策略, 从危重症转诊到基层帮扶,从应急救援到医改实践,构筑“基层普筛—区域医疗中心诊疗—基层康养”为主体的分级诊疗体系,通过智慧医院建设打破信息壁垒,持续远航。
前瞻性布局
从“空间治愈”到“智慧赋能”
“医院不仅是治病的地方,更应是传递温暖与希望的场所。”谈及西部院区建设理念,潘永苗的眼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他主张空间设计“自然疗愈”:分娩中心的静谧蓝调抚平焦虑,儿童区的斑斓色彩富有童真,无障碍通道如呵护的臂弯,环保建材默默守护每一次呼吸;服务流程则践行“最多跑一次”“最少跑”的理念,多卡合一、智能错峰检查、床边结算等举措,将繁琐的就医步骤化为“一键式”体验。
他为生育群体编织“婚检-优生-产检-分娩-产后康复”五位一体全周期守护网,LDRP产房(待产、分娩、恢复一体化)与母婴同室率达95%的设计,让生育回归温情。新生儿5G探视系统架起亲情桥梁,缓解分离焦虑。
婴儿防盗电子围栏如无形盾牌,输液监控系统化身“沉默哨兵”,院内导航精准如北斗引路……科技之力在细微处绽放温度。他说,智慧医院的真谛,在于让技术隐于幕后、让关怀走向台前。
南北融合
输血与造血并举
从江南水乡到东北黑土地,如何将浙大妇院的先进经验与东北实际相结合?潘永苗的答案是“输血以解近渴,造血以谋长远”。唯有内生动力澎湃,“区中”建设才能真正辐射四方。
他推行“全院同质化管理”,以循证医学为纲、标准化质控为网,筑牢医疗安全生命线;在学科建设上,重点打造妇科肿瘤、盆底、生殖医学、妇科内分泌、围产医学等特色专科,形成差异化竞争;人才梯队构建中,他主张既“筑巢引凤”吸引学科领军者,又培土育苗孵化青年骨干,让科研创新如活水奔涌;针对产科危重症,“MDT多学科诊疗”模式打破科室壁垒,让救治效率与死神赛跑。
初心如磐
永站一线的“首席临床官”
即便身居管理岗位,潘永苗仍坚持出诊,抢救危重患者。
提及那位历经3次流产、瘢痕子宫的失独高龄产妇,他带领团队破解凶险性前置胎盘伴出血、胎盘植入、宫腔粘连的危局,力保母婴平安时,他依然感到无尚的职业荣光。
“从临床中来,还要到临床中去。领导团队首先要做好‘首席临床官’。”
4月22日起,每周二上午(如遇法定节假日,出诊时间以“浙大妇院吉林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微信服务号实际放号为准),潘永苗都将如约出现在五马路院区门诊D区2楼产科VIP诊室1,化身一线医者。
他坦言,管理岗位让他拥有了更高更广阔的视角,但唯有身居临床,才能真正感知医学的温度、理解患者的期盼,“百姓的信任是医院的生命线,我们要用技术赢得尊重、用服务温暖人心”。
小贴士
这样预约挂号
●关注“浙大妇院吉林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微信服务号
●点击“门诊服务”—“预约挂号”
●选择“产科门诊”—“浙大妇院产科专家门诊”
愿景可期
让北国生命之花灼灼绽放
对医院的期许,潘永苗的答案简洁有力:“打造区域领先、国内知名的创新型、示范型高水平妇幼保健院。”
而他将以江南的细腻,与浙大妇院吉林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全体同仁一起,守护北国的生命之花。
四月,北方春来,生机勃发。
作为执行院长,潘永苗的“医院高质量发展棋局”分步落子,棋盘之上皆是医学的温度与生命的重量。
浙大妇院吉林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经典手术案例
浙大妇院吉林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四平移”举措
了解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浙大妇院吉林医院开办进展情况
初审:马东宇
复审:赵慕欣
终审:王雪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