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病联防·生命护航 | 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项目应知应会知识问答(21-30)
2025-09-26 浏览量:1189


为爱坚守,让生命无“碍”


在浙大妇院吉林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长春市妇幼保健院)这座守护了百年的生命摇篮里,我们见证过无数新生的喜悦,也深知每一份健康的托付都值得全力以赴。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项目,是一场需要医者、科技与社会共同作答的生命课题。

全新亮相的“三病联防·生命护航”栏目,将带您走进这场守护行动的核心。这里有最前沿的防治策略,有温暖实用的健康指导,更有医护人员在临床一线的经验和智慧。

愿我们的这份科学指引,能化作守护母婴健康的微光,让新生无惧,让爱与希望温暖延续。


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项目应知应会知识问答(21-30)


科学预防,安全同行。今天,浙大妇院吉林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长春市妇幼保健院)妇幼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长春市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项目专家王晓梅为您详细解读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项目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21.什么是“艾梅乙”母婴传播?

女性感染了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可以通过怀孕、分娩、哺乳传染给孩子,即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22.“艾梅乙”的母婴传播途径有哪些?

宫内传播:指病原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和乙肝病毒都有可能在孕期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在子宫内就感染疾病。

产时传播: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可能接触到含有病原体的母亲血液、羊水或分泌物而感染。

产后传播:主要通过母乳喂养传播。艾滋病病毒和乙肝病毒都可能存在于母乳中,婴儿通过吸食母乳,就有感染病毒的风险。


23.如何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

1.孕前检查:备孕夫妇应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2.重视孕期检查:孕早期首次产检时,即咨询及检测“艾梅乙”。此项服务在所有助产机构均免费。

3.早期诊断:及早发现感染,有利于及时治疗和干预,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4.规范治疗:感染“艾梅乙”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5.安全助产: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住院分娩,避免产时感染。

6.免疫接种: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7.母乳喂养:感染“艾梅乙”的母亲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母乳喂养。

8.健康教育:加强对孕产妇及家庭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9.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交叉感染。

10.避免高危行为:如不洁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

11.社会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消除歧视。


24.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有哪些优惠政策?

1.所有孕产妇孕期均可享1次免费的“艾梅乙”筛查与咨询。

2.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均可免费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所生儿童可分别于出生48小时内、6周、3月龄,免费接受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服务。

3.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均可接受免费苄星青霉素治疗。

4.乙肝感染的孕妇,孕中、晚期HBVDNA≥2×105IU/ml,可于孕28周开始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所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均可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和首剂乙肝疫苗(时间12小时内);所有乙肝感染孕妇所生儿童,在完成最后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1-2个月,免费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


2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有哪些补助,如何领取补助?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终止妊娠补助300元/人、住院分娩补助1000元/人、所生婴儿奶粉补助3000元/人。

产妇(家属)持本人(家属)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母子保健手册》、住院分娩票据、确诊报告单等资料,到居住地妇幼保健机构领取补助,咨询电话:0431—82761150。


26.如何营造无歧视医疗环境?

1.平等接诊:所有助产机构必须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常规产检、安全助产服务,严禁以任何理由拒诊或推诿。

2.标准防护:在非血液接触的诊疗中,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避免过度防护加剧患者心理压力。

3.尊重生育权:以医学指征为准,不得擅自建议终止妊娠,保障感染者生育决策自主权。

4.隐私保护:检测结果仅告知本人,未经同意不得向家属或第三方泄露信息;诊疗场所禁止张贴歧视性标识。

5.人文沟通:禁止在公共场合讨论病情,询问病史时需在私密环境中进行,避免言语羞辱。

6.全程关怀:为感染者及所生儿童提供定期随访、喂养指导,并开展医务人员无歧视服务培训。


27.什么是单阳家庭?

单阳家庭,是指夫妻双方有一方感染,而另一方尚未感染。单阳家庭中的阴性方处于“未感染但暴露”的状况,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成为新发感染患者。感染者有义务将自己患病的病情告知其性伴侣,并督促性伴侣进行相关筛查及预防。


28.HIV单阳家庭防护措施有哪些?

1.感染者的治疗:感染者要主动告知配偶/性伴侣,并在艾滋病定点治疗机构积极规范治疗。

2.避免性传播:夫妻同房时全程规范使用安全套,避免交叉感染。

3.避免共用生活用品:指甲钳、牙刷和剃须刀等清洁用品或其他针刺器械,不能共用。

4.定期监测:定期(每3-6个月)到专业机构进行艾滋病检测,监测体内病毒载量,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可计划怀孕。

5.孕期管理与婴幼儿喂养:如果家庭中的女性感染者怀孕,应接受专业的孕期管理,包括抗病毒治疗,以预防母婴传播。按照医生综合评估,给予婴幼儿科学喂养,选择人工喂养的家庭需要选择合格的奶粉和喂养工具,并注意卫生,避免感染;选择母乳喂养的家庭,喂养期间母亲应当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


29.梅毒单阳家庭防护措施有哪些?

1.感染者治疗:梅毒患者要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如无过敏者常用苄星青霉素治疗),并主动告知配偶/性伴者接受检测;如已感染,需同时治疗,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2.避免性传播:夫妻同房时要全程规范使用安全套。

3.避免共用生活用品:不共用剃须刀、内衣裤、毛巾等,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等。

4.监测感染状态:梅毒感染者要定期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测非梅毒螺旋体,确定是否是新发感染,便于治疗。


30.乙肝单阳家庭内防护措施有哪些?

1.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要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尚未感染者或无保护性抗体者要及时到预防接种机构接种乙肝疫苗。

2.感染者的治疗:乙肝感染者需定期进行肝功能及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按照专科医生指导是否需药物治疗。

3.避免性传播:夫妻同房时要全程规范使用安全套。

4.避免共用生活用品: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注射器等个人用品,避免血液传播。


1759027049627220.jpg


初审:王晓梅

复审:赵慕欣

终审:宣兆宇